
在三国时期,曹操为了避免像汉朝末期皇族子弟争权的局面,他采取了措施,限制了子嗣掌握实权。然而,曹魏政权并未持续太久配资股网,最终被司马氏篡位。司马氏能够成功上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权臣大族的支持。即使是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在位初期也励精图治,实施改革,甚至出台了《泰始律》来加强中央权力,但他仍然不敢对权臣大族进行过多限制。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东晋。
公元316年,前赵匈奴大军攻破长安,导致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成为晋元帝。东晋的建立,离不开王导、王敦等南北方世家大族的支持。在司马睿称帝之前,他还对王导等大族言听计从。然而,称帝后,司马睿有意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权贵的势力,这一举动却激化了与权贵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了王敦的兵变。司马睿在王敦之乱中忧虑而死。 公元322年,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晋明帝在位时,迅速平定了王敦之乱,可以说是东晋朝中唯一一位有所作为的帝王。然而,晋明帝在325年去世,年仅27岁,留下了年仅5岁的儿子司马衍继位。临终前,晋明帝将辅政大权交给了国舅庾亮,似乎是想借外戚的力量平衡世家大族的权力。然而,庾亮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才干,反而像个不负责任的“熊孩子”。 王导在执政时,采取了宽容世家大族的政策,导致东晋初期政治腐败,官吏贪污,豪强兼并,阶级矛盾加剧。而庾亮执政后,则反其道而行之,主张加强法治、中央集权,并削弱地方势力,因此遭到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地方势力的矛盾也不断加剧,尤其是历阳内史苏峻,他拥有强大的军队,并且不将庾亮放在眼里。苏峻甚至私自招募亡命之徒,扩充自己的军力。庾亮为此派遣温峤担任江州刺史,镇守武昌,监视荆州的动向,并加强首都的防御。 不过,问题首先出现在京城。司马宗在卸任左卫将军后,心怀不满,企图推翻庾亮。庾亮先发制人,诛杀了司马宗及其同党。司马宗的一名部下卞阐逃亡到历阳投奔苏峻,庾亮要求苏峻交出卞阐,但苏峻拒绝了。庾亮便通过调动苏峻到朝中,来削弱他的兵权。苏峻多次拒绝,最终与祖约联合发动了叛乱。 公元327年,苏峻起兵。温峤接到消息,请求率军前去支援,但庾亮却以“西部边陲的忧虑更大”为由,阻止了温峤的出兵。同时,庾亮拒绝了三吴将领的请求,要求派兵保卫建康。叛军主动进攻,而庾亮选择了消极防守。有人建议他主动出击,切断敌军的供应线,但庾亮仍然坚持认为建康坚不可摧,苏峻不敢直接进攻。 然而,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苏峻的部将韩晃、张健成功袭击了东晋的大米和食盐仓库,直捣慈湖。庾亮接到报告时,才意识到局势严重。最终,苏峻的军队攻入建康,庾亮意识到大势已去,匆忙让侍中锺雅代为处理事务。锺雅愤怒地责问他:“这些问题谁来负责?”庾亮无言以对,答应会尽快夺回建康。庾亮与弟弟庾怿等人急忙逃上小船,然而敌军紧追不舍,双方爆发混战。在混乱中配资股网,庾亮不小心射杀了自己的舵手,船上的人惊慌失措,纷纷准备跳船逃生。庾亮此时冷静下来,叹息道:“这双手怎能用来杀人?”经过一番慌乱,他们最终得以脱险。但庾亮此时应该明白,他根本不适合担任治理国家的重任。
发布于:天津市一鼎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