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市监总局拟推外卖食品安全新规炒股配资安全,专项治理商家AI生成内容的规范化

8月12日下午,市监总局发布最新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食品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
该《规定》覆盖了线上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除了普遍使用的外卖平台,还包括直播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社区团购平台和微信小程序;此外,自建网站和小程序销售食品的企业也被囊括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规定》似乎也注意到了平台的新模式。按照《规定》要求,如果平台开展食品自营业务,自身应履行食品销售企业的责任。
市监总局在本次说明文件中解释,“尤其是平台如何参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如何落实落细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
还有一类商家用AI生成门店图、菜品图,甚至还出现了第三方服务提供“AI装修”,声称平台审核100%通过。针对AI生成的照片,平台已设置了更严格的审核要求。
美团回应称目前相关信息要求,头图(店铺头像)不能使用商户牌匾、环境图、门脸图等图片。餐饮商家用第三方AI软件,生成门头图样式的图片作为logo,有误导用户的嫌疑,平台已成立专项小组进行专项治理。另外,针对记者提及的门店,美团已要求商家进行整改。
京东则回应称,京东严格管控入驻商家的品质,制定了严格的商家管理规范。针对个别门店使用AI图片作为门头图的问题,当前已组建了专项治理团队,持续进行排查治理。(21世纪经济报道)
2、1—7月份餐饮收入31984亿元,增长3.8%

8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餐饮收入4504亿元,增长1.1%,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1309亿元,同比增长-0.3%;1—7月份餐饮收入31984亿元,增长3.8%,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9318亿元,同比增长3.1%。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1—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7%、1.7%、5.8%。
从统计局数据看,1-7月份餐饮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特别是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3%,显示出高端餐饮市场面临一定压力。同时7月餐饮收入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可见餐饮行业复苏相对较弱。
从环境影响上看,7月以来我国各地出现高温及强降雨影响,外出餐饮消费需求有所减弱,对餐饮行业产生连带影响。
但同时需行业企业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传统高端的商务宴请、大型宴会等正在被小宴会、家庭聚餐、外卖等代替,企业要及时开发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通过数字化、绿色化等方式平衡成本控制与创新,适应消费理性化趋势。(中国饭店协会)
3、快手入局,“外卖大战”又添一位“新玩家”

近日,快手在其APP的“团购·优惠”页面,新添加了一个“外卖”功能。
在本地生活方面,快手早已着手进行过“边缘的试探”。2019年,快手就在APP二级入口上线本地生活板块;2021年底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2022年9月,快手成立独立本地生活事业部,启动“千城计划”,重点布局新线城市;2024年,快手与美团的合作范围扩大至“百城万店”。
据悉,2025年二季度,快手本地外卖商品支付用户数环比增长超3倍,业绩规模涨幅显著。目前外卖商品以第三方合作共建为主。快手表示,后续将覆盖更多商家及品类,逐步完善自营能力。这种“流量+供应链”的协同模式,既规避了自建配送网络的重资产投入,又能快速激活平台4.08亿日活用户(其中新线城市占比超62%)的消费潜力。
提到“入局”,人们会把快手与同是短视频平台的抖音做对比。不过,快手优势在于下沉市场及新线用户炒股配资安全,采用 “美团供应链 + 自有流量” 轻模式快速起量,且有可灵AI优化效率,低价策略更贴合下沉需求。
一鼎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